第八讲 谱写新篇:中国引 l 领世界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焕发新气象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
国际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国内 我国进入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加快发展的关键期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 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新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揭开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新时代主要内涵
-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 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 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基本实现现代化 -->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第一个阶段 2020 年到 2035 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开创新时代治国理政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紧紧围绕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1.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
'' 五位一体 '' 总体布局
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
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规律
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自觉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强调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引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我国 “十四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百年变局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 深刻回答了百年变局背景下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时代问题
- 引领人类社会穿越如磐风雨踏上发展征途
- 体现了对人类未来的深邃思考和世界情怀
三、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1. 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我国发展实现历史性大跨越
'' 两个确立 '' 具有决定性意义
2. 党的二十大的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厉奋发、勇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3. 科学设定目标
党的二十大从八个方面明确了第一步到 2035 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
-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 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 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人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六个必须坚持 ''
- 人民至上是根本的价值导向
- 自信自立是内在的精神特质
- 守正创新是鲜明的理论品格
- 问题导向是重要的实践要求
- 系统观念是基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 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境界格局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
-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行动指南
- 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五、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1.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
2.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3.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领导力量的本质要求,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彰显领导优势,起政治保证作用;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彰显制度优势,起方向引领作用;
-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
-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
-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外交往的本质要求。
-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对文明形态的本质要求。
六、21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展望
1. 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2.“民主社会主义”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将继续以 “民主社会主义” 的形 态存在。
在发展道路上,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改良;在社会形态上,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实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民主社会主义主张调节收入差距、缓和阶级矛盾;
'' 民族社会主义 ''
小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战略任务,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着力点,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谱写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