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向量 学习笔记

在本文之前,特别说明一下翻译的相关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数学学科和物理学科关于「vector」一词的翻译不同。

在物理学科,一般翻译成「矢量并且与「标量」一词相对。在数学学科,一般翻译成「向量这种翻译的差别还有「本征」与「特征幺正」与「酉等等。

在此处,主要面向计算机等工程类相关学科,与数学学科关系更近一些,因此采用「向量」这个词汇。

定义及相关概念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称为向量。数学上研究的向量为 自由向量,即只要不改变它的大小和方向,起点和终点可以任意平行移动的向量。记作 aa

有向线段:带有方向的线段称为有向线段。有向线段有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知道了三要素,终点就唯一确定。一般使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

向量的模:有向线段 AB 的长度称为向量的模,即为这个向量的大小。记为:|AB||a|

零向量:模为 0 的向量。零向量的方向任意。记为:00

单位向量:模为 1 的向量称为该方向上的单位向量。一般记为 ee

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 非零 向量。记作:ab。对于多个互相平行的向量,可以任作一条直线与这些向量平行,那么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所以平行向量又叫 共线向量

相等向量:模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相反向量:模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

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b,作 OA=a,OB=b,那么 θ=AOB 就是向量 a 与向量 b 的夹角。记作:a,b。显然当 θ=0 时两向量同向,θ=π 时两向量反向,θ=π2 时两向量垂直,记作 ab,并且规定 θ[0,π]

注意到平面向量具有方向性,两个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可以比较两向量的模长但是两个向量可以相等。

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的加减法

在定义了一种量之后,就希望让它具有运算。向量的运算可以类比数的运算,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也可以研究向量的运算。

类比物理学中的位移概念,假如一个人从 AB 走到 C,那么他经过的位移为 AB+BC,这其实等价于这个人直接从 A 走到 C,即 AB+BC=AC

注意到力的合成法则 —— 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也可以看做一些向量相加。

整理一下向量的加法法则:

  1.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若要求和的向量首尾顺次相连,那么这些向量的和为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
  2.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若要求和的两个向量 共起点,那么它们的和向量为以这两个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起点为两个向量共有的起点,方向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方向。

这样,向量的加法就具有了几何意义。并且可以验证,向量的加法满足 交换律与结合律

因为实数的减法可以写成加上相反数的形式,考虑在向量做减法时也这么写。即:ab=a+(b)

这样,考虑共起点的向量,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做出它们的差,经过平移后可以发现 「共起点向量的差向量」是由「减向量」指向「被减向量」的有向线段。这也是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有时候有两点 A,B,想知道 AB,可以利用减法运算 AB=OBOA 获得。

向量的数乘

规定「实数 λ 与向量 a 的积」为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就是向量的 数乘运算,记作 λa,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

  1. |λa|=|λ||a|
  2. λ>0 时,λaa 同向,当 λ=0 时,λa=0,当 λ<0 时,λaa 方向相反。

根据数乘的定义,可以验证有如下运算律:

λ(μa)=(λμ)a(λ+μ)a=λa+μaλ(a+b)=λa+λb

特别地:

(λ)a=(λa)=λ(a)λ(ab)=λaλb

判定两向量共线

两个 非零 向量 ab 共线 有唯一实数 λ,使得 b=λa

证明:由数乘的定义可知,对于 非零 向量 a,如果存在实数 λ,使得 b=λa,那么 ab

反过来,如果 aba0,且 |b|=μ|a|,那么当 ab 同向时,b=μa,反向时 b=μa

最后,向量的加,减,数乘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定理内容:如果两个向量 e1,e2 不共线,那么存在唯一实数对 (x,y),使得与 e1,e2 共面的任意向量 p 满足 p=xe1+ye2

平面向量那么多,怎样用尽可能少的量表示出所有平面向量?

只用一个向量表示出所有向量显然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表示出某条直线上的向量。

再加入一个向量,用两个 不共线 向量表示(两个共线向量在此可以看成同一个向量这样可以把任意一个平面向量分解到这两个向量的方向上了。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称为 基底。如果基底相互垂直,那么在分解的时候就是对向量 正交分解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

由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可以推导其坐标运算,主要方法是将坐标全部化为用基底表示,然后利用运算律进行合并,之后表示出运算结果的坐标形式。

若两向量 a=(m,n)b=(p,q),则:

a+b=(m+p,n+q)ab=(mp,nq)ka=(km,kn)

求一个向量的坐标表示

已知两点 A(a,b),B(c,d),易证 AB=(ca,db)

平移一点

有时需要将一个点 P 沿一定方向平移某单位长度,这样把要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组合成一个向量,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将 OP 加上这个向量,得到的向量终点即为平移后的点。

三点共线的判定

A,B,C 三点共线,则 OB=λOA+(1λ)OC

三点共线判定的拓展

在三角形 ABC 中,若 DBCn 等分点(n BD=k DC则有:AD=nk+nAB+kk+nAC

在三维空间中的拓展(立体几何 / 空间向量)

在空间中,以上部分所述的所有内容均成立。更有: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定理内容:如果两个向量 e1,e2,e3 不共面,那么存在唯一实数对 (x,y,z),使得空间中任意向量 p 满足 p=xe1+ye2+ze3。 根据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我们同样可以使用三个相互垂直的基底 e1,e2,e3 作为正交基底,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 并用一个三元组 (x,y,z) 作为坐标表示空间向量。

共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存在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x,y, 则向量 px,y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对 (a,b) 使得 p=ax+by

方向向量

空间直线的方向用一个与该直线平行的非零向量来表示,该向量称为这条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直线在空间中的位置,由它经过的空间一点及它的一个方向向量 完全确定

注意,平面中的直线也有方向向量。

对于 空间 中的直线,对其方向向量有以下求法:

  • 若有 A(x1,y1,z1),B(x2,y2,z2),则 AB 所在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s=(x2x1,y2y1,z2z1)

  • 若已知一个与所求直线 垂直 的平面,该平面一般方程为 ax+by+cz+d=0,那么垂直于该平面的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s=(a,b,c),该方向向量也是该平面的 一个法向量

法向量

对于一个面 ABD,其法向量 n 与这个面垂直。

计算方法:任取两个面内直线 AB,AD,使得 ABn=0ADn=0,利用坐标法即可计算。

扩展

向量与矩阵

矩阵运算的相关法则与向量运算相似,于是考虑将向量写成矩阵形式,这样就将向量问题化为矩阵问题了。详细内容请参考线性代数。

向量旋转

a=(x,y),倾角为 θ,长度为 l=x2+y2。则 x=lcosθ,y=lsinθ。令其逆时针旋转 α 度角,得到向量 b=(lcos(θ+α),lsin(θ+α))

由三角恒等变换得,

b=(l(cosθcosαsinθsinα),l(sinθcosα+cosθsinα))

化简,

b=(lcosθcosαlsinθsinα,lsinθcosα+lcosθsinα)

把上面的 x,y 代回来得

b=(xcosαysinα,ycosα+xsinα)